受灾点三维“CT”助力抗洪,了解一下
在今年的防汛救灾工作中,不少“黑科技”的应用重新定义抗洪“战术”。7月24日,搭载特殊装备的无人机、无人艇出现在湖北恩施屯堡乡马者村堰塞湖现场,它们结合北斗定位技术,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了对灾害点的三维“CT”检查,为后期救灾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受强降雨影响,7月21日,恩施屯堡乡马者村发生山体滑坡,并在清江上游形成堰塞湖。
7月21日拍摄的恩施州屯堡乡马者村山体滑坡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多雾阴雨天及泥泞的道路为灾后勘测带来了影响,当地应急管理指挥部紧急找来专业设备进行“支援”。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传感器,无人艇搭载多波束测深仪,它们上下协同能快速获得水上水下一体化三维数据,这既可以精准计算出堰塞湖的容积,又能获得两岸山体及滑坡体的体积。
无人机、无人艇获得水上水下一体化三维数据,可精准算出堰塞湖容积,获得两岸山体及滑坡体的体积。
设备运转起来后,后台生产三维图。三维图将现场地形进行无死角展现,并且精度控制在5至25厘米以内。加上北斗助力,现场信号稳定,使得作业效率得以提升。
系统生成的三维图,可高效指导后期工作。(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测量制图)
湖北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付强介绍,如采取传统方式只能依照滑坡体的坡度来推算出大概垮塌至江中的土方量,而通过采用北斗系统的新型设备和技术的勘测,堰塞体水下地形的数据一目了然,这对后期的堰塞湖清淤作业将形成高效的指导。
同时,在山体滑坡带周围,工作人员还布下了17个监测点,利用北斗定位技术实时监测地表位移数据。通过监测发现,滑坡体内的某处监测点在一小时内发生了2厘米的位移。
在山体滑坡带周围,团队布下了17个利用北斗定位技术实时监测地表位移数据的监测点。
该技术的应用是我国今年将高科技运用在抗洪抢险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从灾前的“通风报信”到灾后的快速评估,这其中都有卫星的身影。
其中,遥感卫星也“大显身手”。早在一个月前,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接到了应急管理部的相关需求,开始对南方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域进行持续对地观测,第一时间推送给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等相关部门。
截至7月13日,该单位共调用包括高分一号、高分三号、高分六号在内的5颗高分系列卫星,共计拍摄73次,共享有效数据248景。
“和以往相比,今年最大的进步是‘心里有数’,能更好地科学应对。”水利部信息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出品人:汪金福 唐卫彬 陈凯星 周亮
监制:贺大为 钟昊熹
策划:李梦婷 丁新珂
记者:饶饶 方亚东
实习生:李雪 关晴 邓畅
联合出品: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湖北分社
抗洪有术!